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

北海福座掃墓


每年一度的掃墓,老哥卻因病告假(首次嘗試單眼自拍)


現在北海福座越來越有秩序,祭拜全部在二樓,也就不會每次到塔位擠來擠去的了


祭拜的人非常多


老爸的塔位附近,有時候經常要找來找去...進了塔就失去方向感(出了塔還是失去方向感?)


拍火焰是蠻特殊的經驗,蠻有意思


這裡的東西不便宜,不過坐位是可以隨意坐的


不便宜看起來也不好吃,相信我(沒吃過)


祭拜完以後,東西就消失了,這樣回家我不用背太多東西呀(累)


跟胖子娘說下次應該當作來野餐,老哥應該就不會病懨懨了(整個行程就是吃吃吃嘛...)

其實對於已逝的懷念和追思,我只感覺是一種孝道的傳承。我對死去的遺體也沒想花費太多精神,我只知道每年的這一天,答應胖子娘說要去就應該要去,總是有一堆藉口我實在看不慣的討厭,一家之主耶...

不過我也好奇數位化掃墓是什麼?上網看了一些資料...大家的觀念確實在改變

埋葬的方式改變->埋葬觀念的改變->掃墓方式的改變->追思和祭祀的方式跟著改變
採行土葬,家人到了清明節還要準備祭品上墳掃墓。
採行火化進塔,同樣的也會準備水果餅乾到塔位去祭拜死去的親人。
採行自然葬(植存及海葬),就不再準備祭品祭拜家人了,而是改由追思與懷念。

以下是自然葬的心得
==============
到了清明前後,家人在法鼓山植存的民眾,不會準備任何東西到植存區祭拜,他們多是在園區繞佛數圈或安靜的追思,對於這樣的「掃墓」和追思方式,是能夠安然接受的。

而海葬的家屬們,有的會抽空到海葬親人的海邊走走追思;有的則不去海邊,就是在家中祭拜先人的神主牌位,沒有神主牌位的,有的家人相聚一同追思,有的就上網網路追思或乾脆在家懷念親人,掃墓就完全免了。

一位老太太,她和子女們常年住在國外,媽媽前幾年過世後,家人考量以後掃墓和祭祀的問題,便決定將媽媽採行樹葬,這位老太太在清明掃墓當天,邊找著媽媽樹葬的位置,老淚縱橫,哭著說:「弟弟他們說要樹葬,我真的很不捨啊!那麼快就沒有屍骨了,想到媽媽很快就沒了,心裡很難過…」屍骨本來一段時間就會沒有的,最終還是得回歸大自然,不用那麼難過,老太太 回稱:「話雖如此,但是,幾十年後或百年以後,我人也不在了,人不在不知道了不想那麼多,而現在就在眼前哪…那麼快,很不捨呀!媽媽…很快就化為塵土了…」

而海葬就更直接且快速的回歸大自然,施行的人和家屬就要有更大的勇氣和共識,否則很不容易做決定的。施行海葬的家屬說將親人骨灰拋下海的那一刻,心裡真的很不捨,丟下去手一放,親人就灑向大海了,想要找也找不回來了,那是需要勇氣的。

3 則留言:

  1. 考慮的方便性以及大家祭拜的意願,我比較頃向火化進塔。
    至於自然葬感覺我做不來,勇氣不但要大,
    有可能會受到親有的指責,在台灣比較有困難度

    回覆刪除